此篇的標題摘錄自表演工作坊十二月大戲,寶島一村,的廣告宣傳單上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今天早上一上班,就接到這個熱騰騰的宣傳單,我已經注意這個戲劇的消息很久了,一直在等他的演員表出來,因為,我看戲很挑,演員、導演、舞台設計,只要一個不合我的口味,看戲的意願就沒了。不過今天重點不是這個,是這齣戲,這是一出重現眷村的戲,那是一個令我一輩子懷念的回憶。
     
 
『眷村,一個台灣特有的居住區域、生活形態與族群文化。1949到60年代,因應政治環境的動盪,意外渡海而來的的戰後新移民,在原本只是暫時落腳的村子落地生根,發展出獨特的文化氛圍。
    隨著人口外移與社會變遷,眷村陸續改建,區域特性也逐漸稀釋,但這半世紀的歷程,不僅是島嶼空前絕後的文化景觀,更是彌足珍貴的族群融合史。對於此刻的台灣,村裡村外的故事,格外具有發人深省的力量。』

這兩段文字也是宣傳上的文字,不到二百個字,道盡歷史變遷,並催化了心中的感動。我雖然沒有趕上那個最輝煌的時代,但是我也住過眷村,從小最喜歡回爺爺奶奶家住,那裡的人味與土味,都跟都市不一樣。

因為外在的政治因素,越大父母越叮嚀我不要說自己是外省人,但是因為我的姓,造成我常常被人問到是哪裡人?雖然身份證已經變成出生地,但是我仍然面對自己的祖先與血液,坦然說出我正確的籍貫。這不是分化,只是我希望我可以永遠記得自己的祖先,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在這裡。也許其中還帶點驕傲,因為即使我們是外來的,但經過歲月的融合,我與其他許多外來的或是本地的,都在這邊安分守己的過每一天。不過政治的分化因素還是大於平民百姓的包容,從小我看到的多是包容,沒想到長大了,面臨的卻是分化,我常常不知道自己該站在哪一邊?

我還是決定不要讓政治因素影響到我的回憶,我還是回到正題好了!

我真的很希望大家都去看這齣戲,那是一種文化,只要有人有聚落的地方,就會發展出獨特的文化,當科技越進步,物質生活越好時,我們越缺乏的就是包容。那也是一種歷史,一種過程,一個屬於這塊土地的回憶,當我們越往文明世界前進時,我們越要學著去瞭解、學習、尊重歷史。歷史沒有好壞,那只是一個過程,一個讓我們走到今日的環節。

我很慶幸自己現在居住在眷村改建的地區中,偶爾,從一些小地方我還是可以嗅到回憶的味道。偶爾在轉角看到的生活型態,活生生重現了小時候的片斷。

當回憶可以被重現時,那就是一種幸福。


Christine Ch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最近實在太熱了,我不斷在吶喊冬天什麼時候會來啊~只能看看冬天在德國旅遊的照片解解熱囉...

Christine Ch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天想分享個有點八股的話題,結婚與不婚,這可能已經如雞生蛋蛋生雞,或是莊子與惠施的濠梁辯魚般的無解。總之,這個應用題沒有正確解答,應該就是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囉。

會想到這個問題是因為昨天跟朋友聊到這個話題,朋友問我,為什麼現在好多女生都不結婚。我想了一想,對照自己身邊的朋友,不婚的女性越來越多,想婚的男人則是老在嘆息找不到可以結婚的對象。最後,我們的結論是,以前總是聽到男生在抱怨著婚姻如墳墓,進入婚姻就等於失掉去自由,現在,反而是女性不想被婚姻束縛,想追求自由的人生。

剛好,昨天在報紙上也看到兩位現代女性在探討這個問題,一位是政治上的女強人,一位是文學上的女強人,兩位都是聰明的女性,共同的觀點就是,不婚,不依靠男人,不仰賴婚姻。從她們陳述的文字中,可以看出他們斬釘截鐵的想法,雖然她們都說她們並不是在鼓勵女姓不婚,但我想很多女生都是被這些價值觀所影響,而導致不想結婚。當然,我覺得這跟女性主義抬頭,男女平等的倡導有絕對的關係。

以往,婚姻中,總是看到女性依附男性或是嫁雞隨雞,嫁狗隨狗的這種觀念,女性在家相夫教子的形象,也深植大家心中。近年來,家庭煮夫的出現,意味著女性意識高漲,女性在職場的力量也越顯重大。不過請注意,我看到的是家庭煮夫,不代表這些成功女性的身旁,容不下另一位優秀的男人。以往家庭主婦的角色很重要,因為有她們,一家之主得以在外打拼,功成名就。反過來說,當然也是一樣的,因為有這些優秀的男人,女性得以在外施展她的長才。

也許,很多人會說我天生不適合婚姻,我不知道有沒有所謂的婚姻量表這樣的東西,足以測出一個人到底適不適合婚姻。一位女性,如果曾經有過失敗的婚姻,我想她可能有50%的機率真的不適合婚姻,另50%的機率是沒有碰到對的人。至於沒有踏進婚姻的人說她不是和婚姻,我想不是她把婚姻想得太嚴重了,就是她都看到負面的教材吧!

女性抬頭,爭取自己的自由空間,施展自己的長才,這都是文明的象徵,也是進步的代表,但我總覺得用這些矛來攻婚姻的盾,對婚姻有點不公平。婚姻,本來就是兩家族的事情,承擔來自雙方家族的壓力,兩方都有所犧牲與退讓,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。

在我自己的經驗中,太多女性會把婚姻放在天秤上衡量,雙方責任的付出,要衡量,可不能多付出一點而少拿。以往對於男性的包容,包括在外的消遣、應酬、出差或是和酒肉朋友打屁,現在女性也想獲得同樣的包容。女性要自由,所以說不想跟一個男人24小時相處在一起,覺得那就沒有自我了。女性現在的工作能力大大提高,在職場上的表現一點都不輸給男性,所以在物質上不需要仰賴男性,久了就變成女性也不想在物質上與令一位男性分享。

我是女性,我也主張女權,我更希望男女平等,但我覺得婚姻不是通往女權路上的石頭,主張不婚也不是維護女性主義的工具。我說過了,婚與不婚,沒有正確解答,也是一個極端主觀的看法,我只希望女性是結婚不結昏,也不要將不婚當作是一面完美的盾。

PS.這篇想法中的不婚,不包括那些曾經受到婚姻暴力的女性。不過容我提醒大家,現在婚姻暴力的劊子手,也不再是男性的權力了,這應該也可以說是男女平等的一種...另類結果吧。

Christine Ch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  • Jun 23 Mon 2008 14:48
  • 旅遊

星期天,台北,下午兩點,汽車上的溫度計顯示外面氣溫為攝氏38度,跟我的髮型設計師約在如此炙熱的下午,也好,趁熱,換個髮型,換個心情。

我的髮型設計師,已經變成是我家的好朋友,跟他的因緣也很妙,初上大學,經由他人介紹,認識了他。從此,我不再讓外人碰我的頭髮。每次去找他剪頭髮,改變的不光是我頭皮上的髮絲,每每,經由他巧手修剪的過程,也刺激了我頭皮下的細胞。

說來也很巧,我跟我的設計師,在個性與氣味上,還有那麼一點相似。我們都喜歡自由,喜歡與眾不同。當我們聊到髮型時,我總是跟他溝通我要什麼樣感覺的髮型,我們不會說多長多短的頭髮,或是多厚多薄,我要的只是一種「感覺」,而他,總是可以給我每兩個月的好心情。不過這也只是我們的開端,之後,我們聊的就不光只有髮型,我跟他之間,也不光侷限於髮型設計師與顧客之間的關係。

這次,我們聊到了旅遊,我們都喜歡旅遊,而且都喜歡自助旅遊。我們喜歡從旅遊中獲取一些新的刺激,開拓自己的眼界。而且,我們都喜歡出國旅遊,正如我與他分享的,我覺得在台灣的旅遊,那是一種故鄉的旅遊,是一種放鬆、休息的旅遊。出國旅遊,我覺得我全身細胞都張開,彷彿如海中的海葵,將觸角延伸到最遠,對每一秒看到的東西都覺得新奇,對每一種新的觸感都覺得好奇。總覺得自己充滿能量,大量吸收新刺激。這種旅遊,不是休息,是充電,讓自己帶著飽飽的電源回到工作上,再釋放出來的能量總是讓人耳目一新。

七月底,他要到東歐去旅遊,我期待著他回台灣後,蓄勢待發的能量。同樣,我也期許自己,時常給自己不同的能量。

Christine Ch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今天在報紙上看到一個令人心痛的消息,中國時報即將裁員近五成,以後將往菁英報的路線發展。因為濃厚的興趣而選擇在研究所的時候念了傳播,陰錯陽差之下,也帶點對傳播生態的不滿而沒有進入這一行,但是卻一直注意傳播這個圈子的消息,年前,民生報的停刊,已經讓人覺得可惜,如今中國時報面臨裁員,似乎也意味著報業生態維持的困難,搞不好,以後真的沒有報紙可以看了。

幾年下來,體育新聞強項的大成報停了,副刊文學強項的中央日報,民生消費娛樂新聞強項的民生報都停了,以前傍晚選擇很多的晚報,現在也沒剩幾家,有時候看著超商報架上躺著氣息奄奄的報紙,心理真的湧上一種悲哀。

還記得小時候老師跟父母都要我們閱讀國語日報,當學生面臨聯考時,師長也要我們勤讀報紙,因為要注意時事發展,父母也督促我要多看報紙的副刊,因為那時副刊的文學素質不是現在讀者投書可以比擬的。所以以前總是在被要求之下閱讀報紙,也多半是看標題帶過,總覺得看報紙一來浪費時間,二來油墨還會把手弄得髒髒的。真的學會喜歡看報紙,應該是近年來的嗜好了。

近年來,覺得報紙上的訊息比較深入,黑紙白字也讓人對訊息正確性有比較高的信賴。而報紙上的新聞不再是只有單純的描述呈獻,有心的記者還會解釋新聞的來龍去脈,或是試著呈獻不同的論述,並加以分析。有時候,看報只是一種學習思考的過程,並加強自己的對訊息的接收與判斷能力。

可惜,報紙生存不易,閱報人口也減少,而且常常聽到大家談論的消息來源多是某家水果報,我曾經試著是看那個報紙,我只能說那是個讓我會價值混淆與閱讀能力倒退的報紙。買那個報紙很划算,因為他很厚,內容很多,但是真的有價值的內容,我不知道在哪裡。

希望,優質的報紙可以繼續生存下去,當然,這需要閱讀大眾的支持。

Christine Ch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