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好久,可以說是從我認識這位藝術家之後,我就開始等這樣的一場音樂會,終於,傅聰與蕭邦的跨時空交集,在2010年三月的台北,在我有生之年,我居然可以等到一場我心目中完美的音樂會。

傅聰,一位中國鋼琴家,我不喜歡稱他為鋼琴家,我比較喜歡稱他為藝術家,他經由鋼琴所傳達出來的,不是單純令人愉悅的琴音,而是充滿豐厚與年歲累積的人文藝術修養。念初中時,一位鋼琴老師介紹我看傅雷家書這本書,這是傅聰先生的父親,中國文學家傅雷,在傅聰在國外留學期間與他往來的書信。書信中,不但有為人父對兒子的期望與思念,透過文字,傅雷先生將其一生文學藝術的涵養,全部傳授給傅聰,期望傅聰做到,鋼琴家、音樂家、藝術家、為人的最高境界。也因為這本書,讓我對鋼琴改觀,對音樂改觀,開啟了藝術大門。原來,彈鋼琴不只是把音彈對就好,音彈對很簡單,如果因此而自滿,那不過就是琴匠而已。

從那時起,傅聰先生來台灣的每一場獨奏會我一定到場聆聽。今年,76歲的傅聰,在台上緩緩彈奏,讓我不禁欷噓,這種音樂會,真的是聽一場少一場。曲畢,我一樣為他喝采,並深深感動。

朋友都好奇,我怎麼會那麼喜歡傅聰,而不是現今其他名聲更響亮的鋼琴家,我想,對於藝術,本來就是很主觀的。十多年的經驗下來,也不乏聆聽許多有名大師的獨奏會,有的,我不喜歡他的琴鍵觸感,有的,我不喜歡他腳踏板的處理,有的,就只是好聽而已,連我家老爺都說我很挑剔,沒辦法,對於鋼琴獨奏,我很主觀,那也是我容許自己保有百分之百主觀的一面。

下一場,不知道可不可以等到傅聰與德布希的對話...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e Ch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