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很喜歡聽古典音樂,可能是從小學鋼琴而有接觸的原因,更因為從小學鋼琴,所以我老媽在我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帶我去聽音樂會。因為古典音樂,因為音樂會,嚇跑了我一些朋友,我無所謂,我是那種可以自己去聽音樂會的人。音樂,本來就可以是一個人的享受。


為什麼古典音樂會嚇跑一些朋友?可能是因為一直以來大家對古典音樂的誤解吧!古典音樂枯燥、深澀難懂、一些交響樂的篇幅又長,在加上大家總認為去聽音樂會總是要穿得很正式,所以古典音樂總是被歸類為上流社會在聽的。古典音樂不過就是眾多音樂種類中的一種,每種音樂都有特性與故事,多多少少都要瞭解,才會喜愛。而音樂更不用去區分什麼階級,你喜歡的音樂就是好音樂。曾經有朋友問我什麼叫做好聽的古典音樂,我說,讓你聽起來不會想皺眉頭的就是好音樂。聽不懂,沒關係,順耳、悅耳就好,若真不喜歡也沒關係。就像我不喜歡流行音樂一樣,對我來說,就是不悅耳。

音樂,很主觀,不要去強迫誰去喜歡什麼音樂,我說過,這可以是一個人的享受。但是,音樂會就不一樣了,為什麼?

我不知道國家音樂廳什麼時候變的這麼隨性了,看到穿T-SHIRT(圓領短袖汗衫或是圓領短袖運動衫)加牛仔褲在配上一雙球鞋的穿著算是很有良心的了,近幾年來更是看到有人穿著短褲跟人字脫鞋就進場聽音樂會了。怪不得總是可以聽到以下的說法:

『聽音樂會幹嘛穿的那麼正式,好假惺惺!』
『聽音樂會一定要穿那麼正式嗎?我又不是上流社會的人?』
『穿正式服裝去聽音樂會好難過,好拘謹喔!』

我想,那一天看到音樂家穿短褲上台的日子應該也不遠了...

穿正式服裝去聽音樂會,是對表演者的一種尊重,是這種音樂型態或是表演型態的常規,是合宜的穿著方式。試想,我若帶我老爸老媽去聽演唱會,我也會希望他們打扮的年輕一點,甚至可以搞怪一點,因為那是那種場合的合宜穿著。當然也會視音樂會型式的不同在穿著上做不同的修正。若是大型正式的音樂會,正式服裝是一定的;小型音樂會或是室內樂,我也多以半正式(Semi-Formal)的方式出席;若是輕鬆的演出,偶爾我也會穿牛仔褲,但我絕不會穿原領短袖運動衫,我還是會搭個有領子的上衣或是原領的線衫為主。總是還是會有抓不清型式的時候,那時我就會以正式服裝為主了,畢竟,這種場合,正式總比隨性來的好。

試想,在合宜的場合穿著合宜的服裝,不是很好嗎?怎麼會變成一種拘謹、放不開的概念呢?

近年來,跟隨著流行,我常常在國家音樂廳看到非常流行跟非常隨性的穿著,更勁爆的是今年去國家戲劇院看「下雪了」,坐在我前面的觀眾,居然在休息時間把鞋子脫掉,光溜溜的腳丫子就大棘棘的放在前排的椅子上,他好像以為他在看電影喔(我想即使看電影也不該這樣吧!)隨後我會附上照片給大家驚訝一下。

會想謝這些文字的念頭是因為今天早上起床時,聽到廣播在訪問焦元溥先生關於音樂會的一些問題,有一個問題是,一些去聆聽音樂會的觀眾可能因為對音樂不熟,所以不知道何時該鼓掌。焦先生的回答是,如果真的不清楚,那就等演奏者真正做出結束的動作時,在鼓掌。真正結束的動作例如:指揮家放下指揮棒並轉身,或是獨奏家起身等。寧可慢一點鼓掌也不要鼓錯掌,最常見的鼓錯掌就是在樂章與樂章間鼓掌,不過對音樂不熟悉也不是觀眾的錯,多聆聽幾次也許就有經驗了。

就我而言,我也不太喜歡觀眾在最後一個音符一結束時就馬上鼓掌,或是大叫安可。由於音樂廳的殘響,通常最後結束的音都會非常漂亮,甚至悠遠的回音還在音樂廳中,我也往往還沈醉在音符中,卻總是被觀眾的掌聲搗碎,讓結束變的很匆促。所以,很多音樂會往往都帶著一絲絲的遺憾,遺憾沒有一個令人再三回味的結束。

安可,也是。似乎,只要會大聲叫安可,就表示越懂得欣賞音樂,這點,老實說我並不清楚,也許很多人喊安可的心態是,演出者真的很棒,不過我想其中跟著起鬨的人也不少。與期希望演奏者多一點安可,我想好好聆聽整場音樂會每個音符,好好享受音符與樂句所搭建出來的氛圍,這才是最重要的吧!

這張就是在國家戲劇院場內拍攝到的震撼照,節目還沒開演,所以並不是在表演進行中照相,可以清楚看到觀眾光溜溜的腳丫子囉!一直想把這張照片寄給兩廳院的總監,無奈網路上找不到投遞方式,我也不想經由工作人員呈交上去,所以一直保留至今。我在想,如果我不說,是不是沒有人相信這種事情會發生在台灣?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e Ch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