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慢活,慢食,已經變成時尚的代名詞,如果不懂得慢活或是慢食,就表示跟不上流行,似乎在台灣,什麼都要跟上流行的腳步,難道在跟隨流行的變化中,不能也慢活一下嗎?

會想到這個名詞是因為今天看到聯合報上,外國人看台灣,這個專欄中,一位義大利的外國人在台灣生活後,發現台灣人都是有錢,拼命工作,但是卻是不會生活,缺乏美感的人。這不禁讓我想起,我第一年工作出差到歐洲時,與當地人聊工作狀況時,他們問我一年有幾天的休假,我說我才工作一年,所以按法只有七天。他們一個個無不睜大雙眼,接著說那你要用這七天去哪裡?待在台灣嗎?我對他們的提問也覺得詭異,七天不是不錯了嗎?七天在台灣可以環島了耶!況且說真的,在台灣第一年工作的社會新鮮人,那一個人有這種狗膽敢跟老闆提出一次休七天的假單啊!

既然這樣,那我也要瞭解一下他們的工作狀況。對方,跟我同年,也就是說工作資歷跟我差不多。他說他們也一樣工作第一年按法有七天休假,但是,他們還有暑假,這個暑假是不包含在七天的假期裡面的,暑假大約有兩個星期的休假日。當然,就是同一公司裡面的人在夏天採用輪休的方式,如果有特殊狀況希望假期長一點,是可以跟老闆溝通的。所以,跟他認識至今,他每年都會利用這兩個星期的暑假出國自助旅遊,幾年下來,聽他去了泰國,中南美,杜拜等等,而且都是深度旅遊的方式。

在跟歐洲人接觸的過程中,我發現不單是對於休假,對於工作態度,他們也是採用一個工作是維持生活的一種工具,而不是生活的全部在過活。如果,我用這種態度在台灣,我想我會被歸類為沒有野心,成不了大器的人吧!也許這是文化的不同,環境的不同所造成的,不過當近幾年過勞死的新聞在台灣屢見不鮮時,我們又有什麼樣的轉變呢?

當然有,因為這些過勞死的駭人聽聞,讓大家懂得尊重生命,懂得平衡工作與休假,不過我看到的卻是。把過勞死當作藉口,壓力大當作理由,好讓自己有沒把工作做好的退路;把要懂得生活當作完美人生的糖衣,工作一碰到問題或是稍微加個班就嚷嚷著要休假,也不管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告一段落或是否妨礙到他人的休假;把要享受生活當成正當理由,卻是追逐物質上的享受,但卻沒發現自己被物質追著跑;老闆稍微催促一下工作進度,就開始搬出慢活的理論,不然就用過勞死來嚇自己或恐嚇老闆。呵呵!好像我們在快慢之間的掌控,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子。

想想,我自己有時候也會犯上面的錯誤,卻渾然不覺其實是自己在替自己找藉口。忙碌的工作中也可以享受慢活的樂趣,假期的長短跟享受生活並不是成正比。最近工作上也不是那麼的順遂,以前總會想,我一定要休假,但休假只不過是給自己個假象,一個逃避不順遂的藉口,好像休完假之後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,或是休完假之後回到工作上又是另一條活龍。如果你現在還有這種想法,那我送你三個字,想太多

忙碌,其實是幸福的,懂得在忙碌的生活中,適時的停下腳步,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,懂得在慢活的步調中找到工作與生活的樂趣。就像最近一直在思考工作該怎麼做會更好,但是有時候真的是想破腦子都想不出來,還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,已經是瓶頸了,在逼自己往下走,那不是走到死胡同裡去了。所以,我選擇在工作時偷懶一下,看一下台北的天空,呼吸一下蹺班的空氣,不順遂那又如何,搞不好突然那一天,又豁然開朗了!

所以啊!要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告訴自己,不急不急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e Ch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